近年来,各地流域深入开展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修复工作,流域生态环境质量总体趋好,但一些地区仍存在入河排污口设置不合理、管理不规范、监测不到位等问题,导致污染物排放超标,严重影响水体水质、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可持续发展。2023年12月27日提出的《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意见》明确要求,到2027年全国美丽河湖建成率达到40%左右,基本完成入河入海排污口排查整治,全面建成排污口监测监管体系。在此背景下,入河排污口的规范化建设显得尤为关键。
总体要求
建设内容
监测采样点设置在厂区(园区)外、污水入河前。
根据排污口入河方式和污水量大小,选择适宜的监测采样点设置形式。监测采样点设置应考虑实际采样的可行性和便利性。污水排放管道或渠道监测断面应为矩形、圆形、梯形等规则形状。测流段水流应平直、稳定、有一定水位高度。
建设满足技术要求的检查井,以便定期检查、清理和维修排污管道,减少堵塞和污染的风险,保障入河排污口的长期稳定运行
1)标识牌设置在污水入河处或监测采样点等位置,便于公众监督。
2)标识牌公示信息包含但不限于排污口名称、编码、类型、管理单位、责任主体、监督电话等,可根据实际需求采用文字或二维码等形式展示。标识牌可选用立柱式、平面式等。
3)标识牌应具有耐候、耐腐蚀等理化性能,保证一定的使用寿命。
4)标识牌公示信息发生变化的,责任主体应及时更新或更换标识牌。
图 标识牌示意图
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对监测采样点和污水出流状况进行监控和摄录。
鼓励利用现有公安、交通等视频监控系统开展排污口监控,统筹安装排污口视频监控系统与公安、交通等视频监控系统。
水质:实现对入河排污口水质(常规五参、氨氮、总磷、总氮、重金属等)的连续、实时监测,及时发现和预警潜在的污染问题。
流量:接触式多普勒超声波流量计、非接触式雷达流量计。
建立完整的排污口档案,包括:
a) 排污口基本信息资料;
b) 排污口设置审批相关文件(包括申请文件或登记表、同意或不予同意设置决定书、管理部门盖章的证明文件、排污口设置论证报告等);
c) 排污口监督检查资料;
d) 排污口监测资料;
e) 其他有关文件和资料。
通过信息化技术的应用,集成水质监测、视频监控、数据管理等功能,实现了入河排污口的常态化、规范化、信息化管理,极大提升管理效率和水平,为水环境治理提供强大的技术支持
项目案例
入河排污口规范化建设项目